在青砖缝里触摸历史的心跳
"哇!这木楼梯比我爷爷还老吧?"我踮脚踩上遵义会议会址的台阶,吱呀声惊飞了梁上的麻雀。遵义红色教育基地的带班姐姐笑着扶了我一把:"1935年毛主席上楼时,这木板也这么响呢。"
展厅里,一张泛黄的电报纸让我挪不开眼。"'务必四渡赤水'——当年红军叔叔们收到这命令时,肯定像我们考前刷题一样紧张吧?"同行的阿明凑过来嘀咕。玻璃柜里的草鞋底还粘着赤水河畔的红泥,我突然觉得课本里"用兵如神"四个字,原来是十万双脚板磨出来的血泡。
最震撼的是红军坟。细雨里,铜像"小红"弯腰给婴儿喂药,铜衣角被摸得锃亮。"以前乡亲们偷偷来上香,说红军卫生员显灵治病呢。"守墓的老伯擦着墓碑,顺手塞给我一块灯芯糕,"尝尝,和当年伤员吃的一个味儿。"
我们在遵义会议会址教育基地学习结束,在回程大巴上,手机弹出遵义夜景——会址的红灯笼映着玻璃幕墙,像星星挨着篝火。带班姐姐突然指着窗外:"看!朱总司令看地形的小山坡,现在建5G基站啦。"满车人举起手机拍照,快门声里,我好像听见八十年前电报机的滴答声在云端回响。
这次遵义红色培训学习让我明白,红色基因不是老古董,而是活着的故事。就像湘江水永远向前,昨天救国的火把,今天依然照亮我们做题的笔尖,和未来要走的漫漫长路。
电话:18586790632
电邮:2858670352@qq.com
地址:贵州省遵义市